DB6101∕T 3209-2026 地震预警信息专用终端建设规范(西安市)
ID: |
09DEBD4E56FC43B1AB7B27E6733ED456 |
文件大小(MB): |
0.33 |
页数: |
24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1/4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91.120.25,CCS P 15 6101,西安市地方标准,DB 6101/T 3209—2024,地震预警信息专用终端建设规范,2024-10-14 发布2024-11-14 实施,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6101/T 3209—2024,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专用终端1,分类1,功能1,技术指标 2,5 专用终端建设 2,场地2,安装2,接入2,检查测试 3,培训3,设备移交 3,附录A(资料性) 专用终端技术指标4,附录B(规范性) 专用终端检查测试9,附录C(规范性) 专用终端培训18,附录D(规范性) 专用终端移交登记..19,参考文献 20,DB 6101/T 3209—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西安市地震监测预警中心提出,本文件由西安市地震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市地震监测预警中心、西安市地震局、西安市教育局、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西安市文物局、西安市应急管理局、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市西科城市安全与消防救援研究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磊、宋亚楠、王刚、朱林、唐好丛、田毅博、董娜、习聪望、程方明、于慧,敏,本文件由西安市地震监测预警中心负责解释,本文件首次发布,本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如有疑问或建议,请将咨询或修改建议等信息反馈至下列单位:,单位:西安市地震监测预警中心,地址: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101号,电话:029-86783200,邮编:710000,DB 6101/T 3209—2024,1,地震预警信息专用终端建设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地震预警信息专用终端和专用终端建设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地震预警信息专用终端的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T 59—2015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地震烈度仪,DB61/T 1848—2024 地震预警信息发布规范,3 术语和定义,DB/T 59—2015、DB61/T 1848—20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地震预警,地震发生后,对即将到来的破坏性地震动进行预测和警报,[来源:DB/T 59—2015,3.1.4],地震预警信息专用终端,接收地震预警信息,发出地震预警警报的专业设备(下文简称为“专用终端”),预警对象,接收地震预警信息的用户,[来源:DB61/T 1848—2024,3.4],4 专用终端,分类,专用终端可分为:,——可视类专用终端:以图文、视频形式发布及展示的专业设备;,——非可视类专用终端:无图文、视频形式发布及展示的专业设备,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具备接收和播报预警信息的能力,并计算出震中距、本地烈度、本地响应策略;,——能够正确响应预警信息发布策略,并具备预警响应反馈功能;,DB 6101/T 3209—2024,2,——具备准实时的信息处理能力,可满足基于秒级的预警信息响应,包括各类声光报警器触发;,——具备时钟同步校正功能;,——具备远程监控和升级服务功能,技术指标,技术指标包括:,——可视类专用终端技术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入网注册、通信协议、信息解析、地震预警演练、,信息反馈、状态监控、信息展示、声音报警、灯光报警、预警取消、响应时间、信息安全、,时间服务、通信、断电(网)重连和记忆、电源适应性、日志管理、管理功能、接口、工作,环境、外壳防护、存储,可视类专用终端技术指标见附录A 中表A.1;,——非可视类专用终端技术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入网注册、通信协议、信息解析、信息反馈、状,态监控、声音报警、预警取消、响应时间、时间服务、通信、断电(网)重连和记忆、电源,适应性,非可视类专用终端技术指标见附录A 中表A.2,5 专用终端建设,场地,安装场地环境应满足:,——工作温度-20 ℃~50℃,空气相对湿度值≤90 %;,——具备交流220 V 稳定工作电压接入环境;,——具备稳定的通信信号,点位周围无强电、强磁干扰;,——可视类专用终端室内安装时场所墙壁和屋顶不渗水,且空间足够、便于安装、检查、维护和,散热,室外安装时场所遮阳避雨、通风良好,且便于安装、检查、维护和散热,安装时避免,正对明亮光源;,——非可视类专用终端安装在楼顶或墙体时场所视野开阔无遮挡物;,——专用终端5 m 范围内不应堆放易燃物,安装,专用终端安装包括但不限于:,——选用的管线材质应具有阻燃特性;,——布线安装应配穿线管,电线应使用扎线带、线卡等以适当间隔可靠固定,电线出入线管及穿,过金属隔板的孔、口时,应加以防护;,——应安装齐全,固定牢靠,平直不倾斜;,——供电电源引出线应使用三芯电源线,其中地线应与专用终端的保护接地端连接牢固,接入,专用终端接入流程应包括但不限于:,a) 专用终端在接入市级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前注册,并获得相应的权限;,b) 专用终端提交接入申请,由市级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进行审核;,c) 申请批准后专用终端获取市级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授权,获得用户名和密码;,d) 接入发布系统后保持长连接;,e) 专用终端停止服务时可申请暂停/注销,也可由市级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管理员进行暂停/注销,DB 6101/T 3209—2024,3,检查测试,专用终……
……